飞剑小说

飞剑小说>大明朱棣的孙子小说 > 第3章 :永乐大帝的朝堂上,朱瞻墡杀疯了!(第1页)

第3章 :永乐大帝的朝堂上,朱瞻墡杀疯了!(第1页)

不等朱瞻墡回复!突然——!“且慢!”只见贵为太子,身为父亲的朱高炽站了出来,他面朝朱棣拱手一拜,紧接着就道:“陛下隆恩,小五一定知错就改,现在就给皇上,给诸位大臣们认错。”说着,朱高炽就回头看着自家孩子,努努嘴示意——还傻愣着干嘛?这眼色是明着来了!谁曾想,朱瞻墡完全不理会自家老爹的好意。就是回过身,背对着太子老爹,皇爷爷朱棣,面朝着这群跪着的大臣们,冷声质问:“你们大多数都是出身江南士林的官员吧?”一见儿子不听话,朱高炽那急了!好家伙,这小五怎么回事?平日里温温吞吞的,比他这个当爹的还温润。怎么今天还跟自己拧着来了?真不想活了!?再瞧这小子的气势,怎么跟父皇一个样了?怪哉!一旁的汉王跟赵王,就等着看笑话了。赵王胳膊肘拐了一下二哥,低声道:“看到没?这就是茅坑里打灯笼!”汉王冷笑着,“那是,咱今日也看看老大的笑话!”一个官员行礼一拜,不卑不亢的朝着朱瞻墡拱手应道:“皇孙容禀,臣乃是前年杭州府的进士,得陛下赏识,现任户部右侍郎。”“是吗?大人如何称呼?”“胡锡。”“胡大人,为何反我奏疏之中所言?”“呵,为何?自然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!”胡大人轻蔑一笑,义正词严反驳道:“就说皇孙所言其中关于科举改革一事,就其中的单单一条,臣就觉得十分不妥。”“哪一条?”“凡科举考试,殿试考生,每一次都要由陛下亲自监考,甚至还要当面出题,乃至于授予官职的时候,都得皇帝亲自授予……这置吏部诸位大人们于何地?”又道:“更何况,陛下日理万机,要管理天下之事,何其劳累?吾等做臣子的,岂能让陛下受累?历朝历代都是循规蹈矩,皇孙何必多此一举?”“呵!笑话。”朱瞻墡一声自鼻而出的嘲讽笑声,“胡大人我看你就是腐朽顽固,不思进取之辈!你是——其心可诛!”朱瞻墡指着这胡锡,堂堂当朝大员,厉声继续责骂,“你也不看看,你这等江南士林出身的官员,哪个还会记着我皇爷爷的恩德?”“你们每一个想着的都是江南士林的恩情,最次想的也是你们当时的主考官的恩德,甚至还会想着你们授业恩师的情谊……可,谁会记着——这些恩,那都是我皇爷爷所赐!”“没有我皇爷爷开科举,你们连跪在这里逼宫死谏的资格都没有!”此言一出,顿时让朝堂百官们,一个个目瞪口呆的。都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?特别那些江南出身的官员们。都是眉头紧锁!——邪呼!——这小子是冲着咱来的。这是要置他们这些江南官员们,于结党营私的死地呀!也不怪朱瞻墡这么说。这群江南出身的官员们。确实就这样做的。无形之中,早已在朝中结党自成一派。已经彻底形成了一股抱在一起力量。“皇孙你这是在污蔑臣等!”胡锡急了,面红耳赤地辩解道:“我大明朝朝野那是一片清明,岂是前朝那样的沆瀣一气?我等那都是陛下的忠臣,都是天子的门生,怎会不记得君父之恩?”“没错!”又一个大臣,急得直接站起身来,面朝龙椅上的皇上先拱手一拜,再指着朱瞻墡就反唇相讥,“皇孙,你这是凭空造谣,小小年纪心肠如此歹毒!”对于这么一群大臣们,朱瞻墡那真是一点儿也不怕。对于大明朝的这群士大夫们。他可是太熟悉了。东林党嘛!老歪脖子树上的一哥们,一定感悟颇深。对于这群人,朱瞻墡心知一点:——一定不能软!——能拿刀动手,绝不多哔哔。大明收拾不了他们,满清一来就收拾了,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——大清举起了屠刀!对付他们,杀一个就能吓唬住一大群。朱瞻墡衣袖一挥,负手而立,怒怼,“你们记得的哪里是君父的天恩?分明就是你们心中的老师先生,还有的昔日上官们。”“如果我说错了,请问几位大人,你们为何腰间的玉佩,都是一样的?这些都是江南出身的官员,一种身份的象征吧?”“如若不是,难不成你们是有龙阳之好不成?”“哼,这不就是你们结党营私的证据?”霎时间。整个朝堂上。那些悬在腰间,戴着一样玉佩的大人们。每一个脸又红又气。怒火中烧,怒目而视。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们身份的象征。更是代表了各自出身于哪里。也是辨别彼此是不是自己人的关键。这就跟同乡一样的道理。同乡出来一起入朝为官。不是就该互相提携,互相照拂吗?自古皆然!他们这种行为,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说法——传帮带。此时那些不是江南出身的官员们!那都是,暗暗的给这一位皇孙竖起大拇指!好!好皇孙!没丢分!就得整死这群江南士林出身的老爷们!一天天就欺负他们这些非江南出身的同僚。至于汉王和赵王,那就跟太子爷一样。完全就是没有想到,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这个小子!——这还是瞻墡吗?“哈哈哈哈哈——好,好呀!”一个开怀大笑的声音,从龙椅上传来。朱棣看着这群平日里嚣张跋扈,蹬鼻子上脸的文官们,竟然被自家一个小孙儿给怼得急红白脸的样子,心底里别提有多高兴了。江南士林在朝中自成一派,甚至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。这是朱棣早已经发现的事情。今日居然被自家小孙儿给一言点破了。就这么晾了出来!好,这可太好了!——这是一个绝佳机会。朱棣顿时收起了笑容,变得无比肃杀起来。龙相显露,不怒自威。朱棣瞪着眼,看向赵王,怒声问道:“老三,你是干什么吃的?你们北镇抚司是天天在过家家吗?没有看到咱这些大明朝的‘忠臣’们,都已经私底下私相授受,结党成团了?”“朕看你这个赵王爷也别干了,手底下的那些锦衣卫也都解散吧——统统都是一群吃干饭的!”“啊?爹,不是,皇上……”赵王爷吓得扑通一声赶紧跪到地上,那叫一个冤枉和委屈,“儿臣冤枉啊!……是我们北镇抚司失察,儿这就拿这几个大人好好审问!”说完,赵王爷转头恶狠狠刮了一眼小侄儿后,这才冲着门外锦衣卫喊道:“还傻愣着呢?锦衣卫!滚进来给我拿下这群家伙,送入诏狱!好好的拷问!”一瞬间,殿外冲进来十几个锦衣卫。直接开始抓人。夹起地上那几个腰间有相同玉佩的大人,就火速提溜了出去。朱瞻墡就这么静静地看着。因为他清楚,皇爷爷这是在借刀杀人,杀鸡儆猴呢!紧接着。余下的那些江南出身的官员们。一个个后背直冒冷汗。双腿也忍不住的打颤。一些今天忘记带玉佩的,那都是庆幸不已。他们抹掉额头的冷汗!心中也是惶恐不安。朱瞻墡瞧着剩下的大人们,不急不慢地问道:“现在,还有哪位大人,要出来赐教一番?小子书读得不多,但也很清楚天恩就该是天恩,皇上的恩德就该念在皇上身上。”“我乃太祖洪武皇帝之重孙,岂会乱来断送我大明的江山?我为的也是大明的江山社稷,为的也是天下的黎民苍生!”借坡下驴。顺势说上一点高大上的话。好话空话谁都会说。不说白不说。随即,一个个大臣们,急忙出声表态。“臣没意见!”“臣谨遵圣意。”“皇孙……的奏疏,也不是没有道理,臣还得先看看!”“我也一样!”“臣也是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