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剑小说

飞剑小说>大明风华朱棣老当益壮 > 第146章 :新科举要怎么才算新?打破学阀垄断!(第1页)

第146章 :新科举要怎么才算新?打破学阀垄断!(第1页)

“殿下,真有这样的准备了?”“有了,阁老,无非一死就是!”朱瞻墡淡然一笑,淡然处之,“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,春秋会记住,孤是善是恶,是明主还是昏君,皇爷爷虽远在漠北,也会支持我。”杨士奇闻言,大为震动!他不敢相信,这般话,能是一位少年说出来的。果真是天佑大明!上天真赐予了大明一位可旺三代的雄主圣君。“老臣杨士奇,三拜殿下——!”“阁老不必如……”“不——!”朱瞻墡还未说完,就被杨士奇打断,“不可,殿下一定要受老臣这三拜!老臣若不是年纪大了,已到了辞官归隐的年龄,不然一定要做殿下手中改革最为锋利的利刃,可惜老臣生也逢时,也不逢时……”“这锋利的改革利刃,还是让于谦,让王阳明来做吧!”“殿下,于谦跟王阳明都是大才,他们都可为大明开万世太平,老臣退下来后,一定要召他们即刻入阁!”“好——!”朱瞻墡点点头答应,上前亲自将杨士奇搀扶起身,“阁老不必如此大礼,孤就打算等你们三杨一退休,就让于谦先拜内阁首辅,然后王阳明先做阁员。”“呵呵,好好好。”杨士奇连道了三声好,满面笑容,“殿下既然什么都考虑好了,老臣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,大明未来可期,永乐盛世必将再上一个台阶。”目送着杨阁老离开。朱瞻墡这就前往了火器司。等到临近黄昏他才返回御书房。朱瞻墡快速传膳,吃了一点东西后。就又开始处理起公务来。这桌子上还放着朱棣送来的几封密信。朱瞻墡打开一封封看完后。沉思片刻,轻声念叨,“皇爷爷是要我依照于谦之前写过的《平戎策》,再拿出一份治理蒙古的方略吗?”“这个东西还真不好拿办法!”“我找找于谦那个……,似乎就在这里。”朱瞻墡起身开始翻找起身后的书柜来。终于在一堆奏折中,找到了当年于谦写的《平戎策》。回到书桌,朱瞻墡再次研究。最后对着皇爷爷给自己那几封信,开始思索起来。“皇爷爷问我长城还要不要修?”“嗯,这个又是什么意思?长城一年修缮要花多少钱?”“不行,这个得找户部和兵部之前联合报上来的……”“藩王的问题?宗藩俸禄……呃,怎么这个也问?这也是治理蒙古的问题?”朱瞻墡看着这几封信上的问题。不禁越发紧锁起眉头来。都是一些大哉问。这还真不好回答。耐着性子,朱瞻墡还是一条条地回答起来。提笔开写。皇爷爷这是在远隔万里地考核自己?朱瞻墡不禁这样想着。这不该直接问自己老爹吗?自己老爹才是太子呀。就算这个皇位要给自己,也得经过自己老爹吧?总不能直接把皇位隔代传给我这个孙子吧?这符合法统吗?真是头大。也不知道皇爷爷是怎么一个打算。朱瞻墡就这么提笔挥洒,一写就停不下来,直接写了好几万字。好在朱瞻墡用的是炭笔。如果用的是毛笔的话,不得手酸死。标标准准的论文答辩!……第二天。一大早的早朝上。朱瞻墡就宣布了皇帝的旨意——再开恩科。百官们都没有什么意见。毕竟这一次那是人家皇帝老子的意思,他们再怎么想反对,也不敢明着来反对皇帝。更不用说,他们早已被如今执政的监国给杀得胆寒。再想着站出来反对,都得提前先摸一摸自己的脖子。问问自己:“脑袋还在吗?”“还想在吗?”“不想了是吧?”不过,对于陛下亲自下旨要采取新的试卷,就用上一次监国殿下推行的新科举理念。还是让他们有些震惊。甚至开始不甘心起来。这是彻底要断绝他们传统儒生考取功名的路。这恩科,可不是恩,完全就是——威!一些官员们想要反对。但是这一次的旨意可是皇帝下的。所以也就不敢出面,正面的抗拒这一道圣旨。上朝的时候。他们不敢多言。下朝后,又赶紧都凑到了一块。得抓紧想一个对策!这是要绝了他们儿孙的官路,还有徒子徒孙们的仕途啊!一个礼部的官员,拽着自己的小伙伴们,悄声说道:“怎么办?这一次如果真的这样执行新科举,下一次春闱,肯定不会再有我们江南的学子了。”其他朝中大臣。也是凑过来,纷纷发言。“没错啊!这种玩法,别说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了,咱们的人以后估计连进士都达不到,咱可就没人能在日后的朝中上下照拂了。”“你们还谈的是这?你们都没有发现关键问题,那就是咱们的儿孙们,日后这还怎么考?你家老大,我家老二,都是正儿八经找老先生教出来的,都是走八股文的老院士……,这下可就全完了。”“嘘——!你们可安静点吧,还嫌这奉天殿外的血腥味不够重?当心咱们被推到午门外……,到时候,一个个都得人头落地。这恩科可是皇上的意思,陛下的手段可比咱这位殿下要狠辣百倍。”“是呀,十族都在咱的身后挂着呢,不能陪着咱们作死。”“附议。”“赞同。”“+1。”大家纷纷达成了一个共识。那就是谁都不想死。那就先得过且过吧。此时此刻,士大夫阶级,文人集团的软弱性、妥协性,可以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!就这么一群人,真是怕得要死。生怕有点儿坏事祸事,沾到自己的身上。众人就这么走到宫门口。忽然,兵部一个官员,喊住众人,“——等等,我有了!”“哈?”“啊?”“有啥?”“怀了……?”几人都是一脸错愕,望着这个兵部的小伙伴一脸懵逼。“你们乱说啥呢,过来过来。”兵部这个官员招呼大家凑拢过来。接着小声与众人说道;“我想到一个办法,既不用得罪陛下和监国,也不用正面抗争这一次的新科举,只要用了我这个办法,我们也不用冒任何的风险。”三人行,必有一个大聪明,必有一个点子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