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出来就瞧见顾时东在外头哼哧哼哧洗衣裳,木盆里放的都是小男娃儿穿脏的褂子裤子,她问了东子一声,才知道大头哥叫了顾副局长这个大舅哥,去老木匠那取春梅姐陪嫁的樟木箱子。
张翠兰拿着棒槌在台阶上打麦秸,麦秸锤软了套在板凳上就能编草鞋。
这年头县城乡下的穿草鞋的不在少数,像东子这样的臭小子上树下河的,一夏天能穿坏两三双草鞋。
老儿子前头那双草鞋都露脚丫子了,张翠兰趁着有空打算再编双草鞋。
林瑶放下脸盆过来一边帮着打麦秸,一边卖乖道,“妈,这里有我呢,您去歇歇吧。”
隔壁大富婶子听见了,不住嘴的夸。
张翠兰一张脸笑成花,嘴上谦虚跟大富婶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商业胡吹。
两个老姐妹说着说着就打开了话匣子。
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大富婶子问老顾家结婚日子定了没。
张翠兰还是笑,“订好了,还有一个来月,本来我家老头子想多留闺女几个月,老徐家那边着急呢,过了年向前也二十七了,老徐两口子盼了这么些年,家里啥都准备好了,咱也不能留闺女了,嫁就嫁吧,闺女嫁出去了也省了一桩心事。”
话是这么说,只是说到最后几句话依旧带了母亲的不舍。
大富婶子也嫁过闺女,开口劝道,“早嫁晚嫁都要嫁,老徐家条件好,向前这个孩子工作好,还稳当,对咱春梅又是真心实意,俩孩子情投意合,往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,徐家就在隔壁桂花胡同,你们两口子想闺女了,走上两步就能见闺女了,闺女有自己的窝一样过日子,哪根我家老大一样,一出嫁就随军了,想见一面也难。”
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张翠兰点头称是,大富婶子没一会儿就家去了。
张翠兰看看天还早,过阵子天气就转冷了,她把家里补丁打补丁的旧衣裳拿出来拆了,翻出老儿子写作业的本子,加了水打了浆糊,一层一层糊起来晒干用锥子缝在一块儿,过冬穿的棉鞋底子就有了。
顾时东洗完自个儿衣裳,一件件晾好,街道食堂开饭的铜锣声响起来,臭小子蹦哒过来:“嫂子,打饭了,一块儿去不?”
林瑶摆手:“你先去吧,我忙着呢。”
顾时东点点头,抱着饭盒屁颠屁颠打饭去了。
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!
小家伙儿一走,大杂院就清净多了。
林瑶把麦秸锤的软软的,归置好工具,自个儿深了个懒腰,深觉干什么都不容易,瞅瞅打好的麦秸心里又满满的很充实。
外头暑气下去,林瑶搬了躺椅在树下乘凉。
顾满仓下班回家,顾副局长也前后脚进了门,除了顾春梅结婚的樟木箱子,大手里拎着一块肥肉,约莫两三斤的样子。